【资料图】

近期,黑龙江省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,部分地区田间已出现积水,低温、高湿、寡照、大风等不利气象条件,将导致水稻、玉米、大豆等主要农作物长势弱、伤口多、抗性差,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。为做好洪涝灾害后病虫害防控工作,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制定了《洪涝灾害后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围绕科学防控病虫害,以及科学规范安全施药给出了技术指导意见。无人机在喷洒药剂在科学防控病虫害方面,《意见》围绕水稻病害、玉米病害、大豆病害、蔬菜冰病害,虫害防治等给出了极为详细的技术指导意见。水稻病害。暴雨过后,田间水层高、湿度大,植株伤口多,极有利于病害侵染流行。当前最重要的是预防穗颈瘟,尤其是还没有抽齐穗或刚刚抽齐穗的地块,无论前期是否已经喷药预防,发病风险大的地块都要立即再喷药防治,如果后续仍是多雨天气,还应该再防治一次,以有效预防穗颈瘟和枝梗瘟。玉米病害。大雨、泥沙、渍涝等易造成玉米植株受伤,抗性变弱。要在排涝除湿、中耕松土,喷施氨基寡糖素、芸苔素内酯等免疫诱抗或生长调节剂,增强作物抗性的基础上,重点防治玉米大斑病、灰斑病等病害。防治药剂可选择枯草芽孢杆菌等化学药剂。同时应混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。在田间操控无人机大豆病害。重点防治大豆霜霉病、灰斑病、菌核病等病害。倒伏的大豆地块,利于菌核病的发生,应使用菌核净等对菌核病防效好的药剂。同时应混用春雷霉素等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。蔬菜病害。水灾导致蔬菜植株受损、抵抗力弱,加之田间高温高湿,极有利于瓜类、茄果类、十字花科、豆科蔬菜等多种病害发生。要在及时疏通排水、中耕松土的基础上,对长势差、植株抵抗力弱的田块,及时喷施免疫诱抗剂增强植株抗病性。用药时要注意交替用药和用药安全间隔期。虫害防治。要根据田间发生情况,科学防治害虫,避免盲目打药。目前,黑龙江省玉米螟、二化螟、三代粘虫、蚜虫等虫害整体轻发生,绝大多数田块不需要喷药防治。要加强田间监测调查,准确掌握田间虫害发生情况,因地制宜,对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对症用药、科学用药。在科学规范安全施药方面,《意见》则明确,灾后田间积水较多、土壤湿度较大,不适宜人工和大型机械下田作业,可采用植保无人机航化作业,对大面积发病较重地块,必要时可使用民用通航开展应急防控。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时,要做到安全规范施药。来源:龙头新闻

推荐内容